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的通知 |
阅读:10人次 发表时间:2025-07-22 作者: |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积极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同时为2025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选拔优秀成果作品,现决定开展学院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本次大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二、竞赛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为主题,围绕高校思政课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结合国情、省情、民情及时代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撰写研究论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拍摄微视频,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体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和昂扬斗志,学习好、研究好、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研究论文 要求: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论文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摘要用宋体五号字;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字;引用文献用尾注,宋体小五。正文行间距固定值22磅。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要求:要求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字数不少于3500字。格式与参赛论文格式规范相同。 (三)微视频 要求:时长7分钟以内,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题目自行拟定。参赛作品要求画面清晰,文件为avi、mov、mp4、mpg等格式,接受720p、1080p、2k、4k的标准要求,并设置中文字幕。 三、赛程安排 1.比赛包括初赛选拔、校级决赛两个环节。 2.初赛选拔。请二级学院分团委精心组织、广泛动员,于2025年9月15日之前完成初赛选拔。每个二级学院可择优推荐10至15件参赛作品。 3.校级决赛。定于2025年9月20日前进行。 四、竞赛规则 (一)参赛条件 1.参赛者须为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在校期间完成的作品。参赛论文作品应为个人作品,参赛调研报告和微创作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为多人作品(作者限报6人),多人作品需在报名表参赛者姓名一栏中按第一、二、三、四、五、六作者的顺序填写。 每项成果作品最多可以有3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得超过3项。学生参与比赛也可以无指导教师。 2.参赛者严禁抄袭或仿冒别人的作品。参赛论文和调研报告作品的查重率不得超过20%(作品提交时需附知网查重报告的电子版),微视频使用的非原创性素材时长不得超过1分钟,一旦发现参赛者存在侵权行为,将取消其资格,由此产生的侵权法律后果及责任,全部由参赛者承担。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未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并未曾在本次比赛之前参加过其他公开比赛。 (二)参赛作品类型 论文、调研报告、微视频,各类参赛作品内容中请勿出现参赛者单位及个人信息,否则按照违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要求 1.参赛队员和团队应了解大赛宗旨及各项要求,团队队员之间应相互协作,认真完成好参赛赛项的各项比赛内容,按赛项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完成比赛。指导教师应切实履行指导责任,指导参赛队员和团队做好比赛的各环节,指导参赛队员团队做好诸如选题、调研、报告撰写等工作。 2.参赛作品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报送,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在2025年9月15日24:00之前,将参赛报名表(附件2,加盖二级学院分团委章)扫描为PDF版本,与推荐参赛作品的电子版及查重报告通过邮件发送到邮箱my@ahdy.edu.cn。 注:提交电子档文件夹时以“大赛名称-二级学院”命名,文件夹中参赛作品以“二级学院-参赛者姓名-作品类型-作品名称”命名。参赛报名表一经提交不得更改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 五、奖项设定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奖项设定依照《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修订)》(院办〔2025〕18号)执行。 六、联系方式 董老师 18715180917 聂老师 13395528859
附件:1.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评分标准 2.参赛报名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7月22日 |